索尼超极本历史产品 返回索尼超极本报价>>
品牌:
- 全部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0-9
索尼笔记本最新评测
-
- 滑动之间神形亦变! 索尼Duo13变形本首测
- 本来这世间是没有滑盖笔记本的,自从有了Duo11领头,这个样子的超极本也多了起来,也就有了滑盖本这一个类型产品。去年Duo11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才发现原来笔记本可以做得这么奇怪,现如今滑盖式笔记本见多了也就觉得自然而然。想必今天这台Duo13就不会让你感觉那么别扭了吧!
-
- 900克极致轻!索尼Pro系列新碳纤维本首测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超极本已经真正的普及开来,消费者也逐步的接受了这种轻薄便携的产品,现在市面上很多的14寸产品如果超过1.8kg都会被人鄙视了。在超极本不断下探机身重量的今天,曾经无比傲气的Macbook Air已经让出了轻薄的第一宝座。曾经它机身最薄(以最厚部位计算)的宝座已经交给了ACER S7,而今天这个11.6寸机身最轻的地位恐怕就要给我们今天的主角——索尼Pro11
-
- 11寸“变形金刚” 索尼跨界超极本深度体验
- 11寸“变形金刚” 索尼跨界超极本深度体验
-
- 萝莉终成御姐! 索尼E14A触屏笔记本评测
- 随着Windows 8系统的正式发布,其支持触控的特性也让笔记本都开始采用多点触摸屏,在Windows 8系统尚未推出的时候,太平洋笔记本频道为大家带来了索尼E14A的评测,而今天评测文章的主角——触屏版索尼E14A,相比之前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配备了一块支持10点触控的屏幕,在预装Windwos 8系统的前提下,触屏版索尼E14A将为用户带来更为多样化的使用方式,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
- 前浪未必死在沙滩上!2012年度学生本横评
- 大家还记得在2011年底超极本来势汹汹时的样子吗?那会有一种要把传统笔记本都吃掉的感觉,同时消费者对于超极本也有着非常高的期待。而一年之后的现在,消费者已经对待超极本和传统笔记本的选择已经相当理智了,因为大家意识到超极本并不能带给用户一切,传统笔记本还是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次PConline评测室为大家带来了2012年度12款主流学生笔记本,相信看完整篇文章就会选出自己心仪的本本。
-
- PC产业恢复狼性 2012年度主流超极本横评
- 作为一个崭露头角的新生事物,超极本的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虽然在接近年底的期间触控变形超极本接踵而来,但消费者始终是害怕尝试新鲜事物的,更为接近传统使用形态的超极本才是获得用户基础的根本。在2011年超极本刚刚推出的时候,高昂的价格让人望而怯步,而发展到现在,大量打着3999元旗号的产品接踵而来,各个PC厂商的超极本产品线也逐步完善,超极本不再高高在上,中低端产品引起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本篇年度横评的对象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超极本,之所以称之为主流超极本是因为它们拥有大部分消费者能够承担的起的价格以及与传统笔记本基本无异的使用形态。
-
- 顶级硬件激斗狂! 2012年6款游戏悍本横评
- 眼间又是一年即将到头,在过去的2012年中,代表着笔记本最强性能的游戏型本们赚足了眼球。游戏本是介于超移动便携与超高性能PC之间的产品,虽然很多人依旧认为台式机才是玩游戏的最佳选择,但是这并不妨碍游戏本的兴盛繁荣。因为现在的游戏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驾驭大部分的“吃硬件”游戏。
-
- 顶级硬件激斗狂! 2012年6款游戏悍本横评
- 眼间又是一年即将到头,在过去的2012年中,代表着笔记本最强性能的游戏型本们赚足了眼球。游戏本是介于超移动便携与超高性能PC之间的产品,虽然很多人依旧认为台式机才是玩游戏的最佳选择,但是这并不妨碍游戏本的兴盛繁荣。因为现在的游戏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驾驭大部分的“吃硬件”游戏。
-
- 前浪未必死在沙滩上!2012年度学生本横评
- 大家还记得在2011年底超极本来势汹汹时的样子吗?那会有一种要把传统笔记本都吃掉的感觉,同时消费者对于超极本也有着非常高的期待。而一年之后的现在,消费者已经对待超极本和传统笔记本的选择已经相当理智了,因为大家意识到超极本并不能带给用户一切,传统笔记本还是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次PConline评测室为大家带来了2012年度12款主流学生笔记本,相信看完整篇文章就会选出自己心仪的本本。
-
- 极致轻薄也能游戏 索尼S13时尚商务本评测
- 今天PConline评测室为大家带来了索尼全新推出的S13笔记本,它也是索尼之前的SA系列以及SD系列笔记本的升级产品,但是并没有成为它们的延续产品,而是作为索尼全新推出的系列产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从模具上S13并没有做出较大改变,依旧延续了之前SA以及SD系列的优良传统,但是在细节方面却做出了不小的改变。至于是哪些改变?我们会为大家娓娓道来。